??? 本網訊(一汽富晟李爾電子公司工程部 報道)自2015年入秋以來,一汽富晟李爾電子公司線束工程團隊就在主攻智能制造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在全體成員的通力合作下,先后通過智能裝備、互聯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出了新型制造模式,推動了現有產業的優化升級,距汽車線束制造智能化的目標更近一步。
??? 據報道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24日在京召開,會議提出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工業融合發展呈現新趨勢,智能制造日益成為未來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和核心內容。推進智能制造發展,也是制造業發展的重大趨勢,是促進工業向中高端邁進、建設制造強國的重要舉措,也是新常態下打造新的國際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
??? 一汽富晟李爾電子公司順應時勢發展,率先推出了智能制造計劃(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lan),此計劃包含軟件系統(E-Cutting system summary)優化和硬件設備升級,涉及原材料檢驗及傳遞、下料壓接過程制造、成品出入庫等制造過程中多個環節。軟硬兩大項目齊頭并進,相輔相成,協同發展。在智能制造計劃實施近一年以來,開發經驗和資源不足曾一度困擾著線束工程團隊成員,但大家誰都沒有因困難止步,經常加班加點迎難而上,反復試驗論證,和供應商充分技術溝通交流,使計劃一直都在緊張而有序的推進著。時至今日,在軟件系統(E-Cutting system summary)升級上,線束工廠下料區已經實現了權限模塊、自動壓接機模塊、工藝管理模塊、電子化配送模塊、自動計劃排產模塊、電子看板等多個模塊功能的自動化。權限模塊可以自動化生成創造角色,分配權限等多種權限控制方案,保證數據記錄安全,不需擔心記錄被非法篡改。系統開發時采用自定配置參數,可方便自由切換。自動壓接模塊采用了電子生產系統即取消紙質工藝使用電子化工藝;自動記錄各類停機時間、生產時間等并統計,同時取消手寫生產報表;電子化配送端子模具、掃描防錯,實現端子、模具、導線完全匹配。這樣無紙化工藝,不僅方便更改而且節約額外的人力物力;實時監控生產任務可及時調整,方便管理人員依據生產情況調整機臺及插入臨時計劃。工藝管理模塊可以自動對生產基本信息管理,包括各類參數及標準,可以自動獲取標準工時、壓接參數、公差等。設定相關參數標準,一勞永逸,減少更改復雜程度,并可批量上傳數據。自動計劃排產模塊可以設定機器、班組、項目、各項參數等基礎信息;設定排產策略,自動排產運算,按照策略自動平衡機位;工藝BOM管理,實現拷貝BOM數據、成品BOM查詢。可自動平衡機位減少人工平衡失誤或平衡不飽和導致機器利用率低。模具中心實時顯示模塊可實時顯示端子、模具需求信息,方便了出料員查找架位和機臺,提高人員效率。雖然整個E-Cutting system日趨成熟,但工程團隊精益求精,并不滿足如今取得的成績,后續還會加大力氣對SPC與質量控制,E-cutting與Komax數據通信,半成品管理模塊等方面繼續研究、完善,盡可能將軟件系統(E-Cutting system summary)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 硬件設備升級上,工程團隊在原有基礎又添置了線束自動穿密封圈機,自動包膠設備,絞合線自動打點機等等一系列自動化設備,替代原手工作業,降低了人為不可控缺陷因素并且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效率。后續將配合軟件系統(E-Cutting system summary)繼續引進模具自動清洗機、AGV小車、單板成品線運輸線等設備,使設備和軟件之間高度契合、協同生產,將極大的改善現有的制造水平和工藝并提高產品質量。
??? 一汽富晟李爾電子公司開始實施智能制造計劃(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Plan)以來,以多種豐富的模式將軟件與設備二者有機結合,系統推進了工廠的下料、壓接過程信息化、制造過程自動化、各區域的物料傳遞自動化、原材料及成品倉庫自動出入庫系統化,實現了工廠整個制造流程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升級。如今該計劃仍然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在追求高效、節約成本的路上,全體工程團隊成員們不斷探索,總結經驗教訓,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通過汽車線束全智能化制造的模式,將信息化與自動化深度融合實現邊際成本最優化,率先完成產業優化升級,打造出領先同儕的智能工廠。